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固定式压力容器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固定容器分会”,英文缩写:CSCSPV)正式成立于2005年6月,挂靠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锅容标委”)下设的一级标准化组织,也是在原全国容标委设计与制造两个分会的基础上组建的一个标准化工作机构。“固定容器分会”现有委员53名,从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全监察、检验、使用管理、零部件生产、教学和科研等相关单位遴选的专家组成,负责本专业的标准化工作,具体承担固定式压力容器(含常压容器)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型式与参数、原材料(锻件、复合板)、零部件、试验与检测方法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含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制修订、审查、宣贯、解释、资料编辑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固定容器分会”自成立至今,在挂靠单位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和“锅容标委”的大力支持下,已相继制修订国家标准13项(其中制定国家标准7项)、行业标准29项,并协助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锅容标委”分别完成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压力容器》等多项规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针对一些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固定容器分会”先后多次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相关行业技术人员召开标准审查会、讨论会,对规范、标准进行深入讨论,力求对所归口的标准精益求精,进一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
根据章程和工作需要,“固定容器分会”多次组织召开了全体委员会议和秘书长联席会议,并邀请“锅容标委”的相关领导参加,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报告经费预决算等,并对“固定容器分会”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
值此新一届“锅容标委”成立之际,“固定容器分会”将一如既往地协助“锅容标委”完成各项工作,并提出以下工作设想:
一、标准工作
1.按“锅容标委”制订的我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的要求,全面制、修订我国固定式压力容器各项标准,以适应国际、国内标准化发展的要求,增强我国固定式压力容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根据需要与可能,逐步开展有关标准的科研及验证性试验工作,积极扶植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与工程应用,并在其成熟时适时纳入标准,提高全行业技术水平。
3. 积极关注并解决本专业标准中的技术疑难问题和有争议的技术问题,举行业之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标准修订过程对相关要求加以完善,不断提升标准质量。
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我会将针对企业的需求,全方位加强对企业的标准化技术服务工作,推动企业标准的发展。使企业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好地衔接,稳步提升各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5.加强标准宣贯工作。标准宣贯是学习、掌握和有效使用新标准,提高行业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深受广大科技人员的欢迎。今后,根据标准颁布实施的情况,在“锅容标委”的领导下,我会将根据企业需要举办标准宣贯培训班,邀请国内专家为相关单位技术人员进行标准的宣贯、培训,为标准的正确、有效实施尽心尽力。
二、组织建设
1. 根据需要,适时设立由对口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组成标准工作组,落实具体的标准化工作。标准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提出对口标准的制修订计划,参与有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负责对口标准的技术审查修改,以保证标准的质量。
2. 充分发挥委员的核心作用。委员是我分会的核心力量,是引领分会不断发展壮大的保障。我会将在工作中认真听取委员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发挥委员的作用,尊重委员的民主权利,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委员在一个任期内更多地参加分会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在分会与委员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将分会办成一个大事共同协商、技术相互交流,工作相互支持的大家庭与战斗集体。
3. 加强青年人才库的建设,我分会将着手建设固定式压力容器标准化工作人才库,将具备潜质(35岁以下,工程师或以上职称,有一定工作经验,热心标准化事业;从事设计、制造、检验、研究、教学、使用管理、零部件制造,以压力容器为主兼顾其它的专业人员,这些人才主要来源于老委员和有关单位的推荐)的技术人员纳入人才库,使其可对有关标准提出意见与建议,并根据需要适时邀请其列席标准审查会议或作为特邀代表参与标准修订,以此增强标准制修订的技术力量,保证标准化队伍后继有人。
4. 继续设置顾问制度,发挥资深专家的特长。每次换届都有一批老委员退下来,他们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学风正派,热心标准化工作,是我分会的宝贵财富。
5. 做好会员单位的发展、联系和服务工作。加大发展会员单位的力度,扩大会员单位队伍,为分会活动增强基础;创新服务会员单位的方式,改进和完善会员单位的管理制度,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日常联系,真正务实地为会员单位做好服务工作。
6. 加强秘书处的建设,分会秘书处是固定容器分会处理日常工作的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制定的工作计划,因此搞好秘书处的自身建设是固定容器分会工作的重要环节。委派有经验、有技术专长的工作骨干,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秘书处的工作,加强秘书处的管理,使秘书处真正成为一个高效、务实、竭诚为全体委员、顾问、会员单位服务的工作机构。

|